店面招牌越來越大的行業有三:
第一、金銀珠寶,主要是金銀,珠寶其次。根源是什么?縣城女性資源越來越緊缺,從而女人價格越來越高,過去是三金現在是六金,戒指、項鏈、手鐲、耳環、吊墜、頭飾。如今,偶爾我路過我們縣城的步行街,這些珠寶品牌全搞成了巨型招牌,恨不得在縣府大樓上掛個廣告。
第二、羽絨服。我最近路過的坦博爾、波司登,搞的跟4S店似的,有些不滿足于在步行街普通的商鋪,而是自己搭建了一個類似4S店的個性展廳,我路過時很是驚訝,還發了個朋友圈,坦博爾出電動汽車了?
說明一點,服飾類里,受電商沖擊最小的應該是羽絨服。
第三、口腔診所,現在普遍不叫診所,而叫醫院,我記得在德州慶云看到過一家診所,在黃金路段直接搞了一棟樓……
很有視覺沖擊力。
還有一個變化,步行街上的門頭越來越密集,過去一條街可能只有20家店,現在可能是80家,一家店只有巴掌大,要么是做面的,要么是做炸雞的,要么是做奶茶的,主要靠外賣。今天我路過昌邑步行街,就那么二三十米開了十幾家奶茶店,全是知名品牌,蜜雪冰城、滬上阿姨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