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是1985年劃的市,日照劃市是因為日照港的成立。日照港又是因什么而修的呢?當時中國是煤炭出口大國,魯南發現了兗州煤礦,年超3000萬噸煤的外運需建10萬噸級的深水港口,離兗州最近的港址有二,要么連云港,要么日照港
這里面有個人起了關鍵性作用,山東海洋學院(今天的中國海洋大學)教授侯國本多次上書,認為日照深水線近,基礎好,就這樣,原本落在連云港的項目落入了日照。當時國家也沒錢,沒錢怎么辦?找日本貸款。所以,誰是日照劃市的功臣?侯國本教授。更有意思的是,他怎么發現日照的深水線的?當年,他在日照勞動改造,負責養海帶,因為本身是海洋專家,他利用養海帶的時間把日照海底地形摸了一遍,人才不?
1979年春,由交通部牽頭組織全國的港口專家、學者,先后到山東日照、江蘇連云港進行實地考察,然后集中到北京對港址進行選擇論證。在專家論證會上,候國本從理論、數據和國內外工程實例等方面,全面闡述了在山東日照石臼建港的可行性、優越性。各方面的專家對港口選址的地理、地質、交通、水域、水文氣象、腹地及地方建筑材料等條件進行了全面對比,反復論證,最終采納了侯國本的建議。簡單的說,就是以70年代末的國內技術條件,連云港當時泥沙淤積情況不適合建造深水大港,而日照恰好有建設深水大港的優良條件。當然現在技術成熟了,連云港發展30萬噸深水碼頭成為事實,但是困擾連云港的泥沙淤積問題依然存在,每年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清理航道,成本依然比較高。
日照港主要經營煤炭、礦石、水泥等大宗散雜貨裝卸、堆存業務,日照成為全國第9個億噸大港,連云港已經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后?,F在誰拿日照最親?臨沂。臨沂是貿易之都,貨運量非常高,需要港口,而臨沂又不靠海,這些年一直都有個呼聲,希望日照重新回到臨沂的懷抱,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了,因為日照即便是想投入誰的懷抱,首選也是青島。
日照港對于日照而言,相當于國中國吧?日照港是上市公司,是一個獨立的社會,他們有自己的社區,有自己的司法系統,有自己的文化娛樂,他們屬于引領整個日照時尚的一個階層,那時能在日照玩樂隊的,多來自于日照港,我在日照時,差不多每十個人里就有一個在日照港工作,只是有正式的,有臨時的。這個跟龍口南山集團非常的像,一個企業,養活了一座城市。一個港口決定了十年的經濟差距,數萬人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