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的白酒品牌:景芝酒,尤其是那個瓷瓶的景芝小老虎,市場占有率太高了。
我第一次正式去安丘,是因為我“抽中”了“喝景芝,免費韓國游”,朋友弄到的名額,但是他簽證不自由,就讓給了我,游韓國是次要的,關鍵是要參觀景芝酒廠,在“旅游開發”這方面,景芝絕對走在了前面,把整個工廠當景區去開放,不是虛擬工廠,是真的工廠,當年就已經非?,F代化了,整個流程只需要很少的人工,大部分都是全自動化。
今天,很多車企也在這么做。
例如,吉利,我去參觀完吉利工廠,下單訂了一輛極氪001,我過去是不買國產車的,是參觀以后,覺得吉利真的好牛。
參觀完景芝,什么感想?
來之前,對其預期不過是個小酒廠,而實地一看呢?覺得這是一家有生命力,有未來,有科技,有影響力的企業,甚至預判它有可能躋身中國十大名酒,講解員是這么說的,景芝酒業雖然在一個小鎮上,但是從來瞄準的都是全國、全球,還引用了近代實業家張謇的話:一個人辦一縣事,要有一省眼光;辦一省事,要有一國眼光……
山東,酒文化大省,為什么沒出來一家全國知名白酒品牌?
前面,我曾經談過自己的觀點。
山東人喝酒追求的是量。
那么,自然就喜歡低度酒,景芝的主流產品是38度以下的,全山東都是如此,例如扳倒井還出過30度的白酒,而白酒風向是不斷變化的,白酒的口味都是在變化中,顛覆茅臺的會是什么?從老白干到汾酒再到濃香再到醬香,山東酒廠都沒有踩準方向。
景芝算是比較努力的。
第一、研發50度以上的白酒。
第二、確立了自己的特色香型,芝麻香。
這些酒里,我覺得也就是小老虎與一品景芝比較常見,小老虎這個酒對于我們而言太低端,一品景芝還是可以研究一下的,群眾基礎好,而且一品景芝在山東打開局面了,算是地域性硬通貨。
但是,也略遺憾,芝麻香沒有刮起旋風,只是在山東曾經火過一段時間,一瓶一品景芝也要千多塊錢,禮品市場曾經熱過幾年,我還收到過兩次,現在為什么又沒落了?
不是酒沒落了,而是茅臺虹吸了所有千元以上的酒水份額。
你送一箱一品景芝也不如送兩瓶茅臺。
景芝人很努力,一看,白酒市場大勢已定,未來就是醬香酒的天下,急忙跑到貴州去買廠,注冊了個公司叫:貴州景芝景醬,生產景芝醬香系列,景芝過去建廠后,濰坊的領導們也很開心,因為終于有理由去茅臺鎮出差玩耍了,以公務考察的名義,所以,你一搜貴州景芝的新聞,全是濰坊領導過去視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