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的目的2-多年寒窗苦讀有什么結果?

2015 年 7 月 9 日15:00:02生活3,244

轉載于我的好友何錦文的博客,最近打算找一份工作,正好他博客有幾篇關于工作的文章,其中這一篇很喜歡,轉載過來了。原文地址:http://hejinwen.com/shuibi/shuibi.html

人們進學校,深造,拿文憑,但是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是兩回事.你學習時,是在收集儲存知識,這個過程很難有什么快樂,純粹是為以后打基礎。你的注意力全在未來上,你盼著畢業,找工作,升官發財。你的美好愿望要等很長時間才可以開始實現。但在學校學知識的過程中,你會感到煩悶,一時找不到機會將它加以應用。

我們小的時候,每做一件事都會馬上體會到快樂很滿足,比如其自行車,上樹爬墻過家家,等待。小孩子最知道如何時時都過得很快樂。等我們上了學,我們就被迫學知識,我們覺得課堂上講的東西枯燥無聊,沒有意思,不能馬上對我們產生作用。如果在整個學習過程中,你都要等著在未來才能受益于現在所學的知識,你長大后,看到現實情況,會更失望。但是,如果你能在學校過程中,不斷從中得到滿足,比如學習那些你從中能體會到快樂的東西,不斷把學習的知識加以應用,如果你對上課和做家庭作業沒有什么抵觸情緒,你就會感到內心平靜。他會為你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,也有助于往后合同事建立良好關系。

我們如果能從學到的技藝中得到滿足的話,算是很幸運的,比如,你喜歡音樂,那么你彈琴時,就會陶醉其中。如果你能洋洋灑灑的寫篇論文,你可能會為你具有“筆下如有神”的能力自豪。不要等著努力過后得到快樂,而要在努力的過程中感到快樂。但是不幸的是,多數情況下,學生無法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。

當學生時,總是有人告訴你可以做什么,必須做什么,怎么去做,很少會有人來征求你的意見,問你想學什么。這種情況不是我們要求來的,而是社會習慣勢力造成的。人們認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功,所以我們要為未來的成功花費很多年的時間去學習。我們要等上二十年,才能體會到成功的感覺,被社會認可,受人尊重(假如不成功呢)。人們理解不到只一點,他們無法從小學,中學,大學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,因為他們忽略了今天,一心只有未來。

等人們掌握了工作的技能,他們早已磨成了鐵石心腸,因為他們等了太長的時間。他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些感覺麻木,視若無睹。等他們爬到了一定的地位,他們會有更大的野心,想獲得更大的成功。在整個生命過程中,他們無法享受一個平和的心態,無法享受正在經歷的每時每刻。他們滿腦子自由未來的夢想。

在社會關系中,我們的行為好像都是按著既定的模式在運行,我們學習是為了未來的工作。我們忘記了學習也是一種職業,我們從中學會了和老師及同學相處。人們認為在家里做的事不算是工作,只有在辦公室里做的事才是工作。很明顯這是一種錯誤。

  • 本文由 發表于 2015 年 7 月 9 日15:00:02
  •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:http://www.pennhillsstar.com/shenghuo/2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