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酒市場在萎靡,因為喝紅酒的人越來越少,在山東,紅酒基本上不了桌,一般女人才喝,男人不喝這玩意,葡萄酒真正的發力點應該是白蘭地,未來中國烈酒市場會三足鼎立:白酒、威士忌、白蘭地。
其中,潛力最大的應該是威士忌,會不斷的蠶食白酒里的高端客戶,張裕也一直在發力白蘭地,一分為二,一是普通的白蘭地,二是可雅系列,屬XO,我賣的男人四十是介于兩者之間,我當時選這個酒是因為瓶子漂亮,概念也好,價位也合適……
不知道張裕怎么想的,可能是為了提價吧?把40度改為了43度,升為了可雅系列,價格也提上去了,包裝也換了。
這個酒,我就不會再做了。
張裕系列非常多,幾百款酒,除了解百納,貌似沒有拳頭產品,一直在不斷的推出新品,總覺得有些亂,為什么不集中發力幾款產品呢?
這里面有個重要原因。
簽了太多的葡萄收購單,不得不釀。
高端酒就那么大的市場。
咋弄?
貼牌+概念+低端。
形成了惡性循環。
還有一個問題,若是發力白蘭地,北方市場太小,而張裕在南方的影響力又有限,白蘭地的主要銷量在長三角、珠三角,山東主要是膠東地區,煙臺、威海、青島,張裕人稱其為:煙威青大區。
我身邊的那位大姐,她也代理張裕的進口葡萄酒,大家去買酒,只在意三點:
第一,有沒有張裕的標?
第二、掃碼價多少?
第三、一箱多少錢?
至于口感?誰在意這個?
都是拿來送禮的。
至于自己喝?
我賣了這么多年的酒,你問哪個葡萄酒好喝?
我覺得都了了。
很多時候,都是自我催眠而已。
一直說有機會再買瓶。
上網一搜,四五百塊錢,沒舍得。
那,我們日常買的所謂的進口紅酒,在國外賣多少錢?
我給這些酒的定義是1歐酒。
大家在淘寶上買的掃碼價幾百幾千一瓶的,基本都是1歐酒,還不如買張裕呢,至少明碼標價。
張裕受到最大的沖擊來自于進口紅酒,于是張裕想了個辦法,全球收購酒莊,做了一個品牌叫張裕先鋒,很多人加盟,我們當地有個大胸老師花20多萬開了一個店,不到一年就關門了,你這么想,紅酒已經進入50元以下的競爭了,你賣兩三百一瓶?誰喝?
當年有個大V叫醉鵝娘,一瓶酒動輒幾百幾千,還經常搞品鑒會,很是高大上,現在你看她賣的酒什么價?
這玩意壓根就不值錢。
我那個姐姐做張裕的進口紅酒,她都是選最便宜的,一箱價格要低于300元,最好在200元左右,只要高于300元,賣不了。